教育均衡關係到千家萬戶,基礎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推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均等的優質教育。近年來,錫林浩特市不斷推動全市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取得了成效。今年,該市除第二小學和第三小學外,其餘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均已達到盟級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標準,而兩所未達標的學校也將於年內年達標。 亮點一:學前教育抓全蓋 為充分滿足城區、牧區幼兒園入園需求,該市實施了第二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同時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2014——2016年建設公辦園12所,3—5周歲幼兒入園率將逐步達到90%以上,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公辦園示範帶動,民辦園規範發展的學前教育社會公共服務體系。 亮點二:義務教育抓均衡 為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該市從2013年開始重點安排了三項工作。在硬件建設方面,投入22739.28萬元,續建、新建項目達20個,規劃建設面積129410平方米;在軟件方面,投入8000萬元購置教學儀器設備,採購工作已基本完成;在各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了精細化管理工作,對學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精細化管理程度明顯增強,先後有16所學校順利通過盟教育局組織的精細化管理檢查驗收。 亮點三:高中教育抓示範 該市切實加強自治區示範性高中建設,第六中學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質量繼續穩步提升。學校在全盟的品牌示範作用已經凸顯,學校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在去年的高考中,錫林浩特市第六中學學生奪得錫盟文、理科雙狀元,在普通文科全盟前30名中,第六中學學生占居23名,並包攬了前7名,普通理科全盟前30名中,第六中學占居19名,並包攬了前4名。 亮點四:職業教育抓就業 該市進一步明晰職業教育辦學方向和定位,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際情況,以就業為導向,合理調整專業設置和培養方式,主動適應我市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常態。 亮點五:民族教育抓優先 2014年,該市財政設立民族教育發展專項經費100萬元,2015年提高至150萬元。該市確保民族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較漢授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提高50%,實現了“一個優先、三個百分百”,即優先完成民族學校標準化建設,比漢授學校提前一年實現公辦15年免費教育。與此同時,三語教學、民族文化體育藝術傳承以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覆蓋面均達到100%。今年,該市將把結合創建全盟民族教育精品學校為載體,進一步帶動提升民族教育整體辦學水平。 亮點六:師資隊伍抓優化 2014年,該市完成了新一輪校長選聘工作,將一批年富力強,具有專業素養的優秀人才充實到校長崗位,並取消校長行政級別,形成了老中青梯次結構,為校長隊伍建設向專業化、專家化邁進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師隊伍方面,2008年起該市共補充、考錄青年教師954人。2011年起,該市開始連續每年投入200萬元,2015年提升至600萬元,對“三支隊伍”實行全方位專業培訓,極大優化教師的專業、年齡結構,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奠定基礎。 亮點七:教學質量抓提升 去年,該市從目標定位、資金投入、責任考核及制度保障四個方面入手,大力提升教學質量。經過半年多的努力,2015年該市漢授本科升學率達到74.7%,同比增長4.4%;蒙授本科升學率達到80.5%,同比增長9.9%;職業教育普高升學率達到93.5%(同比增長2%)、職高升學率達到100%。特別是第六中學高考文科狀元秦子業以648分的總成績位列自治區今年文科高考成績第二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亮點八:助學工作抓落實 該市嚴格落實自治區、盟市各級各類助學政策,在全區實現了“兩個率先”,一是在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實施“三免一補”(免雜費、書費、住宿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政策基礎上,率先實現了“四免兩補”(免雜費、書費、住宿費、免收學生作業本費,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學習用品費,提高特殊教育寄宿生生活費)。二是在自治區12年公辦免費教育的基礎上,率先於2011年實現15年公辦免費教育,民辦教育實現了全員助學。 (張慧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