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草原一片金黃,記者驅車趕往阿巴嘎旗北部的吉爾嘎朗圖蘇木巴雅爾圖嘎查。

  阿巴嘎旗北部牧區,一直是該旗傳統的養羊專業區域,可是在牧民塔林托亞家的草場上,百十來頭西門塔爾牛格外扎眼,或躺或卧,皮光毛亮,悠閑自得地享受着秋日的暖陽。

  30歲的塔林托亞透着牧人的淳樸,對記者有問必答。從傳統的養羊大戶到逐漸壓縮羊、擴大牛的養殖,塔林托亞是有賬可算的。在羊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今年他家總共出欄了300多隻羊,收入11.54萬元,而今年出欄的60多頭牛的收入就達到了27萬元。

  塔林托亞對於家庭每年的收支都詳細記錄。他拿出這幾年的賬本,同記者算起了經濟賬,他家是養殖大戶,牲畜最多時有1100多隻羊,全部是地方名品烏冉克羊,在羊價高漲的那幾年,他家早早地步入了小康的行列。2012年,羊收購價23元一公斤,當年光羔子就出欄了500餘只,年收入30多萬元;2013年,羊收購價24.6元一公斤,達到了歷史最高,收入40多萬元。

  轉變從2014年開始,羊價一下落到18元一公斤,牧民們惶恐、惜售,反而增加了養殖成本。精明的塔林托亞馬上大量出欄,只留下了800隻羊,購買了20多頭西門塔爾牛。到今年,羊價下降到11元一公斤,在很多牧民無計可施的時候,塔林托亞家已經把羊控制到300隻左右,而西門塔爾牛已經發展到了160多頭。從今年4月起,陸續出欄,已經出欄了60多頭,還將陸續出欄40頭。

  塔林托亞一家和姑姑姑父一起生活,兩家人的牧場、牲畜始終沒有分開。經濟大權一直是由精明的姑姑掌管,姑姑為了管好這個大家庭,一記賬就記了30年。塔林托亞繼承了姑姑的好習慣,從20歲時就開始學着經營、記賬,現在記賬也有10個年頭,姑侄倆的賬本就是一部牧人發展史。幾年來,年輕的塔林托亞帶領着家人實現了畜種結構的轉型,讓家人依然過着富足安逸的生活,現在姑姑放心地將家裡的大權交給了他。

  塔林托亞紮實穩妥地規劃着下一步發展,他說:“今年還要再買10頭西門塔爾牛,羊就留300隻基礎母畜,適應市場的規律,积極找出路,才能做新時期的新牧人。”(楊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