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注册登录【直属QQ32491383】内蒙古,祖国北疆这片美丽辽阔的土地,铭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要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
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殷殷嘱托,对于各族干部群众来说,既是鞭策和激励,更是责任和担当。
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日益稳固。
心手相牵共守家园
2月14日,大年初三。二连浩特的边境线上依然白雪皑皑。
顶着寒风,一支由二连浩特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边境派出所民警和驻地解放军联合组成的队伍在国门前集合完毕,沿着边境线开始巡查。
在他们身后,万家团聚、欢乐祥和。
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内联八省,外邻俄蒙,内蒙古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在全国安全稳定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有国才能有家”的爱国主义情怀,也让守土固边成为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的行为自觉。
2月17日午时,初春的草原仍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边境派出所护边员阿迪雅背起望远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巡边路上,不断注视着边境线上的“风吹草动”。巡边结束时,一轮明月已挂上天空。37年来,阿迪雅义务巡边10万余公里,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北疆边境上的“草根卫士”。
在内蒙古,有许许多多像阿迪雅一样的牧民护边员,他们和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公安边防民警以及各族干部群众,共同筑起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的“三道防线”。
平安,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平安建设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奋斗、全力追梦。
为人民利益而战,内蒙古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草原110、蒙古包哨所、奥特尔流动警务室、“24小时警局”等特色警务,形成多元化矛盾化解、全方位平安守护、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猎鹰”“巴尔虎”等特战分队,成为反恐维稳、扫黑除恶的“重拳”;“云剑”“震慑”等系列专项行动取得喜人战果,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0年,全区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4.3%,八类案件下降14.2%,治安案件下降19.4%;扫黑除恶圆满收官,共打掉涉黑组织63个,黑恶势力团伙112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0869名,破案9256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的大调解机制,全区共调处矛盾纠纷61000余件。
如今,内蒙古不断开创新时代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新局面,杏鑫账号注册汇聚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情报互通、资源共享,联防联治、联控联管”的强大合力,北疆“钢铁长城”越筑越牢。
风雨同舟共同繁荣
“我们种的蔬菜卖到北京了!”新年伊始,林西县官地镇新民村村民刘桂芹喜上眉梢。
刘桂芹家的蔬菜是通过林西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卖到北京的。这个交易中心由北京市丰台区投资2亿元建设,并于2020年下半年投用,通过电商平台打造京蒙农副产品直通车,全面运营后将辐射带动约300万人增收。
这是京蒙对口帮扶的一个缩影。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党中央始终情牵北疆。
从“一五”时期,国家将内蒙古列为重点建设地区,在内蒙古投资建设工厂、修建铁路,到发出“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的号召,在草原上建起一座现代化钢城,再到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内蒙古被列入“西部”行列……内蒙古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中央的强大支持。
国家不断发展的历程,也是内蒙古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伟大荣光的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立足全局谋划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北疆制定清晰的发展蓝图。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下拨内蒙古资金,支持内蒙古发展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生物和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列入重大国家战略,为内蒙古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指明新的航向。
2020年,中央财政向内蒙古分配直达资金443.6亿元,并通过直达机制“直通车”,为内蒙古的抗疫、脱贫攻坚、就业民生等注入强劲动能。
一个个战略政策支持,一项项“真金白银”投入,为内蒙古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了“加油站”,内蒙古与祖国共繁荣。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站在草原望北京,北疆人民心向党。
为支持国家的航天建设,额济纳旗三迁旗府,把最好的牧场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为哺育好“国家的孩子”,草原母亲用无私奉献,书写了一段跨越地域、血脉的传奇。
近些年来,内蒙古立足资源优势,电力装机、外送电量稳居全国第一,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电力能源输出基地。
每年净调出粮食2000多万吨,全国消费市场近1/4的羊肉、1/5的牛奶来自内蒙古,内蒙古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内蒙古先后驰援湖北省839名医护和疾控人员,紧急筹集的一批批援鄂“粮草”,送去携手共抗疫情的温暖。
进入新发展阶段,内蒙古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聚焦扩内需战略基点、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服务有效融入国家发展新格局。
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内蒙古与祖国同行,以繁荣富强夯实安全稳定屏障的坚实基础。
感恩奋进再立新功
“以前口袋里没几个钱,想准备点儿过节的年货都犯难,可是现在不同了,咱这日子越过越好,过年过节也像个样子了!”正月,赛罕区黄合少镇西良村脱贫户王云贵对来家串门子的客人,“显摆”着他如今的红火日子。
像王云贵一样的脱贫亲历者,内蒙古有80.2万人。57个贫困旗县、3681个贫困嘎查村全部摘帽退出,内蒙古的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各族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地处祖国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积极意义。”
总书记的嘱托,是内蒙古行动的方向,更是行动的力量。各族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让“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永放光彩。
在新发展阶段的起点上,内蒙古经济总量已达1.73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497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2个千亿级、9个百亿级农牧业主导产业;全区边境地区公路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苏木乡镇通客车率100%,兴边富民行动成效显著。
自治区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地方立法健全了以宪法为核心、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制体系,为依法治区、实现经济社会安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凝聚全区各族人民共识的地方法规——《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于今年5月1日施行,这将切实推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法制轨道上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广阔。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三个离不开”思想全面加强,“五个认同”意识不断深化,唇齿相依、水乳交融的和谐民族关系成为内蒙古最美的风景。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社区,8957名居民中有少数民族人口7619人,蒙古族、汉族、鄂温克族等11个民族、4631户居民在这里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门克庆嘎查党支部多年带领嘎查蒙古族和汉族群众造林育草、多种经营,使嘎查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示范村。
走进通辽市科左后旗巴嘎塔拉苏木伊和布拉格嘎查,远远就能望见村民广场上高高飘扬的鲜红党旗。走进嘎查的“村民之家”,迎面墙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月在内蒙古考察并参加“五畜祈福”仪式的照片,照片中总书记正按照蒙古族习俗,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照片下方用蒙汉双语写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杏鑫平台地址一个不能掉队。
1月22日,随着复兴号高速列车鸣笛出发,赤峰至北京、通辽至北京两条高铁同日开通运营。这是继呼和浩特进京高铁开通之后,另外两条将内蒙古“拉入”国内大循环的快速通道。
这意味着,内蒙古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将更为密切,人才流、信息流互动将明显加快,发展的机遇也将更多青睐这片绿色的热土。
“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边疆安宁稳固。”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内蒙古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坚决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路径和决心。
登高望远,可见未来。整治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随着“十四五”开局之年重点工作的开启,内蒙古正以更硬的举措、更实的行动,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内蒙古,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