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9月2日,第十六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之一“首届内蒙古科普资源开发与应用学术论坛”在内蒙古科技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内蒙古科协主办,内蒙古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内蒙古科技馆承办,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联办。 内蒙古科协二级巡视员、科普部部长高虹,学会部部长刘卫江,内蒙古科学技术普及学会理事长相恒义、常务副理事长海红、秘书长边建平,内蒙古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刘彦泽、秘书长杜建峰,内蒙古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额尔德尼出席论坛。内蒙古科技馆副馆长朱文主持仪式。来自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科协、科技馆有关人员80余人参加论坛。 会上宣布成立内蒙古科普资源开发与应用联盟的决定,额尔德尼、边建平、杜建峰代表三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 内蒙古科普资源开发与应用中心作为内蒙古科普资源开发与应用联盟的日常运营机构同步成立,高虹、刘卫江、相恒义、刘彦泽共同为“内蒙古科普资源开发与应用中心”揭牌。 据悉,内蒙古科普资源开发与应用联盟为非法人公益组织。联席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5名,实行轮值制度,每年轮值1次。 额尔德尼就联盟成立后的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重要部署,积极探索科普工作新机制、新手段,推进社会化科普的新格局,为全区科普工作共建共享做出样板,助力科普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运行。二是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围绕五大重点人群、聚焦五项重点工程,通过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主动作为,为科技教育工作建言献策,同心协力提升全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三是发挥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不断提升资源开发和应用能力,加强科普人才培养和科普项目孵化能力,推动科普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科普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全区科普场所、科技辅导员提供优质科普资源和专业服务。 论坛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秀菊博士,作题为《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创新实践研究》的讲座。李秀菊首先从不同受众的角度,详尽解读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具体要求和建设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科技馆科普资源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从更好的策展、开展科技馆深度学习、促进人员专业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科技馆科普资源利用效率的策略和建设性意见,为内蒙古地区进一步有效开发利用各类科普资源,提升科普服务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会人员在巨幕影院共同观看了科学家电影《袁隆平》。影片根据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他自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执着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坎坷历程。大家无不为他胸怀祖国、情系人民、勇担重任、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所感染。同时深刻认识到,作为科普工作者,要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精神为引领,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贡献力量。(周玉婷 摄影:范新雅、冯骞) 内蒙古科技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