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国科协召开2020“科创中国”年度工作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小娟,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全体成员共同出席。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昭平主持。
会议全面总结“科创中国”建设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分享典型经验,发布“科创中国”各项榜单,颁发第23届中国科协求是成果转化奖,发布了“科创中国”未来三年工作计划,并组建“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和“科创中国”联合体。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科创中国”应势而生 2020年,在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协向广大全国学会、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倡议。5月30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中国科协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国际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面向地方及30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复工复产及创新发展的需求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地方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急需科技助力。针对地方所需、企业所急,中国科协主动担当时代之责,集中力量谋划部署“科创中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共同体科学家品牌、多学科综合交叉、地方无缝连接、国际组织联系的独特优势,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发挥作用、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将科技人才、组织与资源势能,努力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科技创新的全链条中,政府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阶段,企业投入主要集中在技术开发的末端以及产品开发阶段,中间的大量应用研究和产业推广工作缺乏投入、缺乏交融。目前,我国的产业生态存在断点和堵点,在技术服务和交易方面存在成本高、耗时长、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如何促进经济和科技融合,互相促进发展,一直是国际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取向。 中国科协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群众组织,“一体两翼”能够触达技术服务与交易网络的各个节点,科学家品牌独一无二,汇聚了各个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具有多学科交叉优势,所属全国学会覆盖理工农医等各大门类,在大型国有企业、科技头部企业、中小企业均有组织触角;与地方无缝连接,组织体系贯通中央、省、市、县四级;国际联系渠道广泛,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210家全国学会和各级地方学会加入了890余个国际科技组织。因此,嫁接供需资源,推动科技经济融合,服务经济发展降本提质增效,科协组织优势独特、责无旁贷。 中国科协充分调动“一体两翼”合力,广泛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嫁接供需资源,用“科创中国”品牌串起“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面创新要素,把技术和人才导入地方,把企业项目产品导入地方,把创新创业企业导入地方,把国外科技资源导入国内,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帮助更多科技工作者将成果运用在基层一线最需要的地方。打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断点堵点,培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依托数字化平台,院士挂帅科技服务团,打造试点城市“集团军” “科创中国”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促进技术服务与交易;以试点建设为依托,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壮大产学合作网络,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试点城市和组织创新 “三位一体”统筹工作机制,为每个试点城市组建挂点工作组,与平台运营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的牵头学会建立联动机制。 中国科协专门成立了科技经济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怀进鹏书记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集各类会议68次,在重要工作节点,及时研究、部署和调度落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8位同志分工挂帅,组成“科创中国”协调组,选派12支挂点工作组驻点工作,与试点城市共同组建“科创中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作。 “科创中国”通过建设线上线下协同的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连通全国学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和地方科协的本地化服务平台,打通了上下游的技术和产业。平台提供供需发布、需求分析、成果评价、供需匹配等功能,支持用户一键发布需求及成果,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在线接单,支持大数据手段实现精准推送。平台支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及各类机构组织入驻,支持在线组织各类技术路演。平台依托“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提供资源检索、订阅、推送等功能,目前“三库”资源已达30万余条,各类活动页面访问量达10.95亿。 面向地方及30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复工复产及创新发展的需求调研,围绕19个省(区、市)区域产业实际需求,遴选首批26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聚焦5大领域、16个细分产业、80个具体方向,以企业提需求,学会送服务,科协搭平台,地方汇资源的方式,帮助更多科技工作者将成果运用在基层一线最需要的地方。“科创中国”主平台已入驻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等千余家;线下由百余名院士挂帅,137家全国学会、279家地方科协联动组建105个“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组织近四千名科技工作者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 “科创中国”组织动员科学家群体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打造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实体化的落地平台、精准化的融资平台。浙江省打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平台,促进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探索形成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孵化器—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基金的“一器一园一基金”运营模式,打通“学术交流—科技孵化—产业发展”创新链,创业孵化器首期入驻率达90%,青年科学家创业园开工建设,首批20亿元创业基金启用,为青年科学家干事创业搭建舞台。 汇聚科技资源、联合创新主体,全力做强“科创中国”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中国科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制定了“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优化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建设创新枢纽城市集群、构建产学协同组织网络体系、完善可持续服务机制4大类、23项重点任务,计划用三年时间,从人才、机制、应用模式到机构建设、试点优化、考核评估等多个方面,全力打造“科创中国”品牌增值版,树立科技界有力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引领旗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科协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组织优势,持续完善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一体两翼”动员机制,“举旗帜、创机制、建基地、筑生态”,在连通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价值链、培育线上线下技术服务与交易增长点、打造高质量发展枢纽城市样板间、构建国内外科技资源协作聚合体上持续发力,着力汇聚更多科技资源、联合更多创新主体,扩大“朋友圈”、增强“引力场”、拓展“创新域”,进一步深化“科创中国”建设,做强“科创中国”品牌。
会议全面总结“科创中国”建设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分享典型经验,发布“科创中国”各项榜单,颁发第23届中国科协求是成果转化奖,发布了“科创中国”未来三年工作计划,并组建“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和“科创中国”联合体。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科创中国”应势而生 2020年,在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协向广大全国学会、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倡议。5月30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的重要精神,中国科协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国际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面向地方及30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复工复产及创新发展的需求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地方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急需科技助力。针对地方所需、企业所急,中国科协主动担当时代之责,集中力量谋划部署“科创中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共同体科学家品牌、多学科综合交叉、地方无缝连接、国际组织联系的独特优势,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发挥作用、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将科技人才、组织与资源势能,努力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科技创新的全链条中,政府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阶段,企业投入主要集中在技术开发的末端以及产品开发阶段,中间的大量应用研究和产业推广工作缺乏投入、缺乏交融。目前,我国的产业生态存在断点和堵点,在技术服务和交易方面存在成本高、耗时长、条块分割、信息不对称、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如何促进经济和科技融合,互相促进发展,一直是国际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取向。 中国科协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群众组织,“一体两翼”能够触达技术服务与交易网络的各个节点,科学家品牌独一无二,汇聚了各个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具有多学科交叉优势,所属全国学会覆盖理工农医等各大门类,在大型国有企业、科技头部企业、中小企业均有组织触角;与地方无缝连接,组织体系贯通中央、省、市、县四级;国际联系渠道广泛,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210家全国学会和各级地方学会加入了890余个国际科技组织。因此,嫁接供需资源,推动科技经济融合,服务经济发展降本提质增效,科协组织优势独特、责无旁贷。 中国科协充分调动“一体两翼”合力,广泛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嫁接供需资源,用“科创中国”品牌串起“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面创新要素,把技术和人才导入地方,把企业项目产品导入地方,把创新创业企业导入地方,把国外科技资源导入国内,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帮助更多科技工作者将成果运用在基层一线最需要的地方。打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断点堵点,培育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依托数字化平台,院士挂帅科技服务团,打造试点城市“集团军” “科创中国”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促进技术服务与交易;以试点建设为依托,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壮大产学合作网络,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试点城市和组织创新 “三位一体”统筹工作机制,为每个试点城市组建挂点工作组,与平台运营团队和科技服务团队的牵头学会建立联动机制。 中国科协专门成立了科技经济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怀进鹏书记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召集各类会议68次,在重要工作节点,及时研究、部署和调度落实。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8位同志分工挂帅,组成“科创中国”协调组,选派12支挂点工作组驻点工作,与试点城市共同组建“科创中国”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作。 “科创中国”通过建设线上线下协同的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连通全国学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和地方科协的本地化服务平台,打通了上下游的技术和产业。平台提供供需发布、需求分析、成果评价、供需匹配等功能,支持用户一键发布需求及成果,支持第三方服务机构在线接单,支持大数据手段实现精准推送。平台支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及各类机构组织入驻,支持在线组织各类技术路演。平台依托“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提供资源检索、订阅、推送等功能,目前“三库”资源已达30万余条,各类活动页面访问量达10.95亿。 面向地方及3000余家中小企业开展复工复产及创新发展的需求调研,围绕19个省(区、市)区域产业实际需求,遴选首批26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聚焦5大领域、16个细分产业、80个具体方向,以企业提需求,学会送服务,科协搭平台,地方汇资源的方式,帮助更多科技工作者将成果运用在基层一线最需要的地方。“科创中国”主平台已入驻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等千余家;线下由百余名院士挂帅,137家全国学会、279家地方科协联动组建105个“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组织近四千名科技工作者为基层提供科技服务。 “科创中国”组织动员科学家群体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打造多元化的展示平台、实体化的落地平台、精准化的融资平台。浙江省打造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平台,促进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探索形成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孵化器—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基金的“一器一园一基金”运营模式,打通“学术交流—科技孵化—产业发展”创新链,创业孵化器首期入驻率达90%,青年科学家创业园开工建设,首批20亿元创业基金启用,为青年科学家干事创业搭建舞台。 汇聚科技资源、联合创新主体,全力做强“科创中国”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中国科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通过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制定了“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优化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建设创新枢纽城市集群、构建产学协同组织网络体系、完善可持续服务机制4大类、23项重点任务,计划用三年时间,从人才、机制、应用模式到机构建设、试点优化、考核评估等多个方面,全力打造“科创中国”品牌增值版,树立科技界有力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引领旗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科协将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组织优势,持续完善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一体两翼”动员机制,“举旗帜、创机制、建基地、筑生态”,在连通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价值链、培育线上线下技术服务与交易增长点、打造高质量发展枢纽城市样板间、构建国内外科技资源协作聚合体上持续发力,着力汇聚更多科技资源、联合更多创新主体,扩大“朋友圈”、增强“引力场”、拓展“创新域”,进一步深化“科创中国”建设,做强“科创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