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娱乐开户,杏鑫开户流程

杏鑫注册登录【直属QQ304-724】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国贫旗县区已全部退出,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京蒙扶贫协作,强化产业扶贫?如何扩大消费扶贫月活动效果?在第7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新华网对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么永波进行了专访。
 
  新华网:据了解,今年自治区出台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八项措施,请问: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么永波:今年7月5日,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了《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的八项措施》,从加强动态监测管理、稳定扶贫政策措施、巩固提升扶贫产业、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完善综合保障措施、发挥扶贫资产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等八个方面明确2020年后国家设定脱贫攻坚政策过渡期内的政策举措,同步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防止返贫致贫。从目前来看,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加强动态监测管理就是建立监测预警机制、研判救助机制和“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重点加强对边缘户、脱贫不稳定户以及因疫、因灾和其他原因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动态监测,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监测对象及时纳入帮扶范围,做到“返贫致贫即入、脱贫即出”。目前,全区纳入监测范围5.3万人,其中脱贫监测人口2.2万人、边缘人口3.1万人。
 
  稳定扶贫政策措施主要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扎实开展查漏补缺,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今年新排查发现危房未解决的826户、1965名贫困人口提前拨付补助资金,改造任务已全部完工。对因灾出现饮水安全问题的71户165人、产生危房的11户27人,已全部解决到位,暂未出现因灾返贫致贫人口。贫困旗县建立健全了贫困家庭大学生数据库和贫困人口就业数据库。实时监控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务工需求,及时帮助解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目前,全区外出务工贫困人口18.3万人,较去年增加了5%。
 
  建立长效机制就是完善了市场参与机制,全面推行了防贫保险。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以防止因病因灾、因生产经营不善和突发事件等原因出现新返贫致贫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构筑一道防止返贫致贫的保险兜底网。目前全区62个旗县“防贫保”已经覆盖64万贫困人口、2.4万边缘人口。8个盟市25个旗县累计投入4813万元建立防贫保障基金,目前已为61户有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和68户有返贫风险的贫困户发放救助金131万元,有效防止监测对象致贫返贫,用保险兜住贫困人口返贫致贫风险。
 
  新华网:产业扶贫是脱贫工作的重要内容,自治区在这方面有哪些特点?
 
  么永波:内蒙古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和长久之策,在脱贫攻坚总体工作中突出产业扶贫的重要地位,整体谋划、系统部署、一体推进,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
 
  第一,产业扶贫政策体系健全完备。修订完善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指导57个贫困旗县和24个有贫困村的非贫困旗县编制了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形成了贫困地区全覆盖的产业扶贫规划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区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政策措施》,细化了用地、金融、农牧业保险等20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印发了《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活体牲畜抵押贷款的指导意见》,畅通了融资渠道。加强工作考核,将产业扶贫工作纳入对盟市、旗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之中,考核结果作为对盟市、旗县党委政府和领导班子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扶贫优势主导产业逐步做强。加大扶贫产业投入。今年已向贫困旗县倾斜产业扶贫资金209亿元,推动贫困地区特色农牧业扶贫产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坚持产业进村、扶持到户,因地制宜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群众满意度高的扶贫产业,大力发展肉羊、肉牛、饲料饲草、玉米、马铃薯、杂粮杂豆等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把贫困户紧紧吸附在产业链条上,实现有劳动能力的66.72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和就业增收。
 
  第三,带贫减贫模式务实有效。各地积极探索多方主体与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结的带贫模式,使贫困户真正融入产业发展之中。一是建立“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基地+贫困户”等企业带贫模式,全区与贫困户有紧密利益联结的企业有1004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676家,带动贫困人口42.97万人次。二是形成集体经济带贫模式。整合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其他涉农涉牧资金,支持5267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贫产业,覆盖带动贫困人口30.2万人。三是健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模式,直接带动贫困人口24.8万人次。四是建立资产收益带动模式。对有劳动能力但无经营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推行资产收益扶贫,受益贫困人口41.35万人次,年人均增收1200多元。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发展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带贫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延长扶贫产业链条,完善带贫减贫机制,探索创新巩固脱贫成果、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新华网:自治区在消费扶贫月做了哪些具体安排?目前消费扶贫进展成效如何?
 
  么永波:2020年9月,自治区制定印发《2020年全区消费扶贫月活动实施方案》,集中举行了内蒙古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仪式,各盟市组织各具特色的消费扶贫月启动活动。重点从六个方面推进。
 
  一是消费扶贫专柜专项活动。以呼和浩特市为投放试点,科学布局一批消费扶贫专柜。组织指导各盟市开展专柜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超市、进车站等活动。现已在呼和浩特完成投放智能柜203台、鲜米机2台,通辽市投放鲜米机20台、赤峰市投放智能柜30台。
 
  二是消费扶贫专馆专项活动。完善内蒙古消费扶贫集中采购展销服务中心功能机制,因地制宜推动各盟市开设消费扶贫专馆,科学搭建线上线下扶贫专馆销售平台。全区50家消费扶贫集采中心累计销售扶贫产品2111.57万元。积极推进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设立“内蒙古馆”,争取10月底运营。
 
  三是消费扶贫专区专项活动。组织动员各盟市以主要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为主体,依托社会扶贫网,因地制宜设立消费扶贫专区,助力扶贫产品宣传、展示和销售。借助邮政“邮乐网”设立线上消费扶贫专区。与中国石油内蒙古销售公司合作,在所属各加油站超市设立线下消费扶贫专区。
 
  四是“扶贫832”销售平台专项活动。组织扶贫产品供应商加快入驻社会扶贫网,共同打造消费扶贫有效可信的平台和参与渠道。将内蒙古消费扶贫集中采购展销服务中心整体打包在“扶贫832”销售平台,组织31个国贫旗县在“扶贫832”设立销售平台,鼓励各级预算单位加大扶贫产品采购力度。
 
  五是农民丰收节集中展销活动。充分发挥节日市场效应,组织各盟市旗县多种形式集中展示推介扶贫产品。与中国邮政内蒙古分公司联合开展“邮政919,丰收欢乐购”电商节,与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助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消费扶贫助农活动,与内蒙古通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内蒙古多多羊肉节暨内蒙古扶贫助农活动,多方搭建扶贫产品产销对接平台。
 
  六是开展各类产销对接活动。推动自治区31个国贫旗县与北京市16个区协调对接,深化中央定点扶贫消费扶贫工作,增加内蒙古农畜产品在京销售份额。联合北京市扶贫支援办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2020年京蒙扶贫协作消费扶贫北京采集推介对接会”,重点推介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等7个地区的优质扶贫产品,连通京蒙两地供销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大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消费扶贫特色产品展销会”,搭建内蒙古地区扶贫产品在大连销售渠道。多方协调对接,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扶贫产品,并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与全区45家高校开展农校对接活动,杏鑫开户签订产销对接协议。
 
  新华网: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全面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京蒙扶贫协作三年来的成效如何?
 
  么永波:2018年京蒙两地签署《全面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与北京市党委、政府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京蒙扶贫协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超过30万人次贫困群众受益,并助力31个国贫旗县全部实现摘帽。
 
  一是密切人才交流,提供智力支持。2018年以来,北京市共选派党政挂职干部316人次,实现31个贫困旗县与16个对口帮扶区互派挂职干部全覆盖。挂职干部队伍涵盖厅局级到乡科级,挂职单位覆盖自治区、盟市以及贫困旗县各级政府及主责部门。三年来,北京市还选派1817人次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赴贫困地区一线服务。内蒙古自治区共选派360名党政干部赴京挂职,选派5136人次专业技术人才进京培训,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而开启乡村振兴提供充实人才储备。
 
  二是加强财政援助,推动项目落地。2018年投入各级财政援助资金12.11亿元,县均投入3908万元;2019年投入各级财政援助资金15.33亿元,同比增长26.6%,县均投入4945万元;2020年到目前已投入18.76亿元,较2019年增长22.4%,县均投入达到6051万元。2018年以来实施扶贫协作项目共2098个,重点推进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医疗教育扶贫,有效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超过30万人次贫困人口在项目中受益。
 
  三是开展产业合作,夯实发展根基。2018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共投入32.33亿元财政援助资金用于产业扶贫类项目,占资金总数的70%以上,为推进贫困地区农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自治区各级有效落实产业合作优惠政策,积极承接北京市产业梯度转移,引进北京市企业投资兴业。三年来,31个国贫旗县先后通过北京市引进155家企业落地,实现投资41亿元,共建产业园区33个,援建扶贫车间165个。充分利用北京市庞大消费市场,积极构建农畜产品进京绿色通道。一方面,结对区县间推动农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商超、进社区,为北京市“菜篮子”提供稳定供给渠道。另一方面,加快与互联网经济融合,杏鑫平台开户2019年自治区分别与北京市字节跳动有限公司、北京电商扶贫馆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加快农畜产品销售步伐。2020年31个国贫旗县共认定190家企业和合作社的846项扶贫产品,产品产值达198亿元。2018年启动消费扶贫以来,31个国贫旗县向北京市场销售特色农畜产品73.1亿元,累计带动12.47万名贫困人口增收。
 
  四是推动劳务协作,稳住就业基本盘。2018年,自治区制定《内蒙古自治区劳务协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31个国贫旗县与北京市16个区签订《京蒙劳务协作扶贫行动协议》,明确供需对接、用工服务、岗位培训等具体举措。结对区县着力构建线上线下求职绿色通道,定期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合作,采取多种举措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成功率。自治区采取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建设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举措,满足贫困群众就业需求。三年来,双方共帮助97295名贫困人口实现区内外就业,其中,实现进京就业4567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85166人,到其他地区就业7562人。
 
  五是深化区县结对,探索“组团式”帮扶。2018年以来,京蒙双方不断拓展结对范围,推动基层广泛开展结对,目前北京市结对区263个经济强镇与自治区262个乡镇、502个村社区与自治区501个行政村、381家企业与自治区435个行政村、177家社会组织与自治区195个行政村、272所学校与自治区355所学校、237家医院与自治区290家医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特别是教育、医疗领域结对成效明显,贫困地区在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团队方面与北京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在学校结对基础上,两地教育机构探索合作办学、筹建分校、远程教育等举措促进教师队伍培养和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在医院结对基础上,北京市通过组织医疗队伍定期帮扶、帮助开展团队建设、远程医疗或巡诊、捐赠医疗设备等方式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水平。
 
  新华网:10月17日上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请问2020年自治区有哪些组织或个人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
 
  么永波: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发〔2020〕10号)要求,自治区评选推荐工作由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成立了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办公室和评选推荐委员会,由扶贫办负责评选推荐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审核上报等日常工作。推荐评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经盟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荐、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推荐办公室资格审核、自治区推荐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评选等程序,层层筛选报送了群众口碑好、政治过硬、业绩突出的各类典型20名(个人或组织)。最终自治区有4名个人、1个组织获得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分别是:奋进奖获奖者王文成,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边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奉献奖获奖者周勇,锡林郭勒盟羊羊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奉献奖获奖者刘长安,乌兰察布市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创新奖获奖者马树友,赤峰市巴林左旗委常委、宣传部长;组织创新奖获奖单位,自治区扶贫资产管理创新典型兴安盟突泉县。五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共有16个集体或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其中奋进奖4名个人、奉献奖4名个人、贡献奖2名个人、创新奖2名个人,组织创新奖4个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