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階段新理念新征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光明日報記者高平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就是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建設好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全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
文學藝術作為人類智慧理想和精神寄託的載體,發揮着強大的立柱鑄魂力量。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更加需要高質量的文藝精品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
黨的十九大以來,內蒙古文藝創作精品力作不斷湧現,舞台劇目好戲連連。廣大文藝工作者以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為崇高使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歌頌真情、定格感動、書寫人民,用一部部精品記錄時代足音,感受時代脈搏。從2017年起短短4年裡,內蒙古在電影類、電視劇類、紀錄片類、美術類、音樂舞蹈曲藝類、雜技類、網絡文學類共實施重大題材文藝項目超百項,累計獲得國家大獎、金獎30餘項,涵蓋所有藝術門類。
今天的內蒙古文藝,草原歌曲風靡大江南北;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獲得文華獎、荷花獎;舞劇《騎兵》獲得荷花獎;電視劇《安居》《北方大地》《楓恭弘=叶 恭弘紅了》央視一套熱播;電影《海林都》《守望相思樹》院線長映;話劇《國家的孩子》入選第十三屆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大型馬舞實景劇《千古馬頌》成為文旅名片;水彩畫《遠方》摘得中國美術獎金獎;烏蘭牧騎演出遍布每一個角落……
內蒙古文藝以其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蘊、深入人民中間的創作底氣、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底色,成為我國文藝戰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舞劇《騎兵》劇照。內蒙古藝術劇院供圖
聚焦脫貧攻堅書寫時代史詩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來自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的蒙古族刺繡傳承人白晶瑩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她帶領當地2.6萬名綉娘穿針引線,撐起“最美扶貧產業”。以科右中旗脫貧攻堅為題材的電視劇《楓恭弘=叶 恭弘紅了》2020年在央視一套播出,這是內蒙古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一件文藝代表作。
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內蒙古引導廣大作家藝術家強化責任擔當、聚焦時代主題,紮根生活沃土,書寫時代史詩。
2015年5月,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黨史研究室幹部的解良主動申請駐村扶貧,從此成了烏蘭察布察右中旗阿令朝村的“第一書記”。隨着扶貧工作的推進,村裡新建了養殖棚圈,合作社也開始起步。可這時,解良一年的駐村期滿,需要調回原單位工作了。知道這個消息后,57位村民聯名寫下《請願書》,上面有57枚鮮紅的手印,請求解良留下。
留下來的解良整合扶貧資金,在村裡養殖效益更高的黑驢,又辦起了石磨麵粉加工廠、胡麻油加工廠。如今,阿令朝村已有49戶貧困戶脫貧。
以解良為原型,內蒙古藝術劇院創作了話劇《紅手印》。講述真實的故事,刻畫真實的人物,再現真實的生活場景,《紅手印》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很大部分來自這份真實。《紅手印》自2018年底首演后,不僅在城市劇院公演,還在全區各個盟市的旗縣進行巡演,共計演出60場。
話劇《紅手印》劇照。內蒙古藝術劇院供圖
“這部話劇提取的是眾多扶貧幹部的經典故事,我只是其中一個代表而已,脫貧攻堅戰的勝利離不開千千萬萬扶貧幹部的艱辛付出。”作為《紅手印》主人公的人物原型,解良這樣評價這部話劇。劇中主人公身上彙集了萬千一線扶貧幹部的特質,《紅手印》用濃縮的基層扶貧故事讚頌着扶貧的初心,一幕幕村民與第一書記之間磨合、奮鬥的點滴讓觀眾動容,也讓幸福生活要靠雙手奮鬥的樸素真理深入人心。
將激昂的筆觸聚焦決戰脫貧攻堅的第一現場,用藝術的語言描繪祖國北疆各族幹部群眾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跟黨走的堅定、奮戰的艱辛、決戰的堅韌,塑造了更多的時代典型形象。內蒙古推出一批批脫貧攻堅的文藝作品,涉及文學、美術、攝影、雕塑、影視、戲劇等各藝術門類,通過文藝的形式反映在黨的領導下擺脫絕對貧困的壯舉,留下歷史的記憶,見證偉大的進程,成為脫貧攻堅精神的寶庫和永久檔案。
傳承紅色基因共築精神家園
今年元旦,內蒙古原創舞劇《騎兵》在北京國家大劇院隆重上演,連演3天,好評如潮。1月4日,在北京舉行的《騎兵》專家研討會上,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文藝評論家仲呈祥認為,《騎兵》一定會在中國舞蹈藝術歷史上、在中國新時代的文藝創作歷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成為舞蹈史家寫舞蹈史繞不過去的一個標誌性作品。
內蒙古騎兵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曾參加遼瀋、平津等重大戰役,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后先後三次參加國慶閱兵儀式,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為銘記這段歷史,向騎兵英雄致敬,內蒙古藝術劇院組織創作了中國首部以騎兵為題材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騎兵》。
《騎兵》總導演、編劇何燕敏說:“舞劇《騎兵》的創作動因就是對英雄的內蒙古騎兵有着無限的崇敬。作為本土藝術家,在創作上更應該有情懷、有責任、有真誠。新中國成立71年,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記住曾經為祖國流血犧牲的騎兵英雄。內蒙古騎兵是民族的集體記憶和內心豐碑,一個國家和民族不能沒有英雄,更不應該忘記英雄。”
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具體、最形象的體現,也是文學藝術常寫常新、讓人熱血沸騰的主旋律。早在2017年,內蒙古率先謀划,向全國徵集選題,啟動“紅色百年內蒙古”藝術精品工程。
電影《守望相思樹》在2020年11月正式上映。影片根據發生在內蒙古阿爾山三角山哨所一顆相思樹的真實故事改編創作而成。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這裏看望慰問邊防官兵。
1984年初夏,時任連長李相恩帶隊巡邏途中在哈拉哈河突遇險情,李相恩為救戰友英勇犧牲。妻子郭鳳榮為寄託哀思,在哨所旁種下一棵樟子松。2010年郭鳳榮因病去世前,特意囑託兒子李心要把自己的骨灰撒在哈拉哈河,繼續陪伴丈夫守好祖國北疆。
“優秀的文藝作品,應當聚焦時代主題,反映社會現實。如今關注國防、關心軍人、關愛軍屬日漸成為一種社會自覺。影片表達的就是對軍人榮譽的維護、價值的褒揚和付出的肯定。”全國青聯委員、影片出品人、總製片人溫馨說。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內蒙古創作了交響樂《旗幟》、話劇《信仰的力量》、紀錄片《內蒙古騎兵》、電影《紅色之子·單刀赴會》《警察日記》《片警寶音》,以光影記流年,講述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在創作中,以小人物為切入點,講述大命題。無論是錚錚鐵骨,還是堅韌柔情,保持對歷史的尊重和敬畏,一批有着強烈家國情懷的作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汲取中華文化滋養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今年春節期間,內蒙古推出線上“文藝年”,其中話劇《國家的孩子》成為觀眾熱選劇目。《國家的孩子》取材於草原母親撫養三千南方孤兒的壯舉,描繪了各民族兒女守望相助的動人畫卷,入選第十三屆國家“五個一工程”作品獎。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引導各族作家藝術家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創作過程中,把是否有利於傳承弘揚中華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重要的思想價值標準。一部又一部書寫家國情懷的藝術精品相繼問世,優秀文藝作品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獨特作用得到充分彰顯。
電影《海林都》取材於烏蘭牧騎隊員撫養南方孤兒的故事,把守望相助理念和烏蘭牧騎精神完美結合,引導人們求真、崇善、向美,讓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
內蒙古著名作家肖亦農查閱上千萬字的文史資料,數次前往民族地區尋找鮮活細節、時代氣息和生動人物,歷時12年完成長篇小說《穹廬》,全景式地展示了1920年前後布里亞特人一路征戰回歸祖國的征程,圍繞捍衛、生存和回歸主題,完成了一次對民族命運、國家興衰、戰爭與和平的書寫。
京劇《大盛魁》是弘揚民族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又一力作,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第五批“舞台劇精品創作”扶持項目。《大盛魁》深挖大盛魁商號當年的經商之道和商業成績,以及草原絲綢之路、萬里茶道的歷史故事,將開放包容、互聯互通、交流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帶給觀眾。
內蒙古藝術創作,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出藝術精品。圍繞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大節點,各地區各部門精心策劃組織系列主題宣傳,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講好內蒙古故事。廣大的藝術工作者組織專業團隊、發揮專業優勢進行創作,以接地氣的方式實現藝術服務大眾的使命。這些藝術品牌帶有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特徵和中華文化符號特徵,具有新時代的精神內涵,在推進建設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綠色內蒙古、幸福內蒙古等弘揚時代主旋律的藝術創作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