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我父亲黄旭华的话,我想他会这样回答大家:“努力学习,勤于钻研,不负芳华,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在祖国需要的岗位上发出光和热,实现最完整、最完美的人生。”10月22日午,在中国科协科学家精神报告团“传承2020”内蒙古行活动乌兰浩特第一中学专场报告会上,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的女儿黄峻寄语青年学生。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高中毕业后,黄旭华同时收到中央大学航空系和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录取通知,在海边长大的黄旭华选择了造船专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掌握核垄断地位的超级大国不断施加核威慑。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有幸成为这一研制团队人员之一。执行任务前,黄旭华于1957年元旦回到阔别许久的老家。63岁的母亲再三嘱咐道:“工作稳定了,要常回家看看。”但是,此后30年时间,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黄旭华的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直到后来的媒体报道——《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黄旭华的母亲才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成了中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与对家人隐姓埋名相比,黄旭华的爱人李世英承担了更大压力,忙时,黄旭华一年中有10个月不在家。李世英和黄旭华在同一个单位,当年,漫长岁月里,李世英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从来没听到过妈妈抱怨,没看到过妈妈哭,从来不说一个人在家有多难、压力有多大。”黄峻这样讲述母亲。   黄旭华有三个女儿,黄峻排行老三,黄峻三岁的时候,全家搬到了武汉。在黄峻的眼中,父亲是很坚强的人,再大的困难,都靠自己克服。那时候,同学们流行去汉口中山公园划船,黄峻十分期盼。“等了好久,父亲终于有空了,没想到,划船要排很长的队,父亲时间有限等不起,只好作罢。”但黄旭华还是带着她逛了一次公园,这成为她珍藏一辈子的美好记忆。黄峻从来不埋怨父亲,“他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现在一家人很珍惜在一起的时光。”说到这里的时候,现场掌声经久不绝。   一次,黄峻要吃冰棍,黄旭华一下给她买了五根,结果她拉了好长时间肚子。“父亲很爱我们,只是不知道怎么爱。”黄峻笑言。中学时,黄峻和母亲挤公交,母亲不小心跌倒摔了后脑勺,吐得厉害,医生几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即便如此,她们都没有给父亲打电话。好在后来母亲情况好转,转危为安。“我们家,父亲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家里任何事,都不能干扰父亲的工作。”黄峻说。   李世英懂四国语言,受母亲影响,黄峻学了外语,考进了武汉电视台做外宣工作。身边同事都不知道,她有一位号称“核潜艇之父”的爸爸。在大家眼里,这位大姐十分低调,自食其力出国深造,又重返单位,看不出有什么“背景”。   几十年来,黄旭华与家人一道,营造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好家风,并继续影响着下一代。家里最小的外孙,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还被保送清华大学。小外孙说,外公是他的榜样,要像外公那样为人做事,将来努力报效祖国。   2019年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龄与共和国同龄的黄旭华,光荣地获得了"共和国勋章"。   黄峻说,父亲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过无数惊涛骇浪。在外人眼里父亲是一位热爱生活、兴趣广泛的慈祥长者,但在我们心中清楚地知道,他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今天我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希望同学们不仅仅为自己的个人前途而学习,更要有责任、有担当,要有理想抱负,有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周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