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正在數控機床上編寫程序。吳河攝

  

  近幾年,錫林郭勒職教中心把發展的重點放在開展特色專業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上,通過開設面向市場、符合當地實際的專業,改善實訓、實驗條件,讓學生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增加就業競爭力。

  走進錫林郭勒職教中心的實訓基地記者看到,汽修專業的學生正在上實訓課,課上,平均5到6個學生分成一組,圍繞車輛或者發動機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同學們說,現在理論課和實訓課的課時分別佔40%和60%。錫林郭勒職教中心學生李海雲對記者說:“現在高二是實踐加理論,她現在拆裝發動機啥的一點問題都沒有,以前覺得發動機特別神秘,感覺裏面那麼多東西,現在一上手實操了覺得特別簡單。以前那些畢業生很好就業,修車技術都挺過硬,一去了就能上手,就業方面我就不是很擔心了。”

  一般的大學生都要為找工作發愁,跑上好幾場就業洽談會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而李海雲之所以十分看好就業前景,憑的就是學校的實訓課程練就了過硬的操作能力,這種教學模特別貼近實際。

  踏上工作崗位就能上手操作是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為了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相對接,近年來,錫林郭勒職教中心累計投入1900多萬元,新建、改善了23個涉及汽車運用與維修、机械加工技術、民族工藝品製作等11個專業的校內外實訓基地,讓學生一半兒以上的時間都練習動手操作。特別是校企融合的校中廠模式,讓學生能直接接觸生產過程,加工製做產品,做到學以致用,為地區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創造技能型人才。

  此外,在課程開設上,學校結合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跟隨市場的變化靈活設置專業,加強與企業聯繫,緊緊圍繞企業用人所需,按需開設。錫林郭勒職教中心教務科科長白斯琴告訴記者:“我們學校現在開設有十一個專業。十一個專業里三個專業是國家改革示範校的重點建設專業。也就是汽車運用與維修、學前教育和風電技術。另外,還有自治區級三個骨幹專業、三個特色專業。”

  職業教育最終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近幾年,學校在發展中注重提高辦學條件、辦學規模及師資力量的同時,還採取了開設市場化特色專業及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受到了企業的青睞。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机械加工、電工技術專業就業率達到95%,汽車運用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

  (駐站記者張彩虹通訊員塔拉)